说到这里,杨烈和鲍鸿再表示不明白贾诩的来意和说这番话的用意所在,那就真的是有些在糊弄人了。
所以,杨烈呵呵一笑,开口说道。
“文和先生的来意,我已经尽都知道了。但是,传言毕竟只是传言啊,这等大事,得有着诏书颁下,才能算是定论,我总不能自己上表,请求前去长安吧?再说了李郭二人怎么说,也还是汉室的大将军和大司马啊。你说对么?”
杨烈说的隐晦,但不管是贾诩或者鲍鸿,可都是宦海老手,谁不明白?即便是如今的这般局之下,别人逼着鲍鸿杨烈去长安和他们自己主动提出去长安,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
那些人别的不会,争权夺利,损人不利己,那属于基本的素养。而且多疑。
如果别人是被他们逼着取得长安,自然不会有什么说的。但要是杨烈主动请求,说不定会有人怀疑这其中有着什么不妥呢。重新出现别的什么谣言,也说不定呢。
就是那些大臣不说,还有一个天子呢?毕竟如今的汉室,眼看各地的太守州牧,可都是一个个割据的存在。
不管是鲍鸿还是贾诩,可都不想在这个时候,被人以为他们怀有二心。
到是杨烈,有着一种合则一起,不能和宁共处,那就各自行事的无所谓态度。
反正他也不是汉室的忠臣,只不过是不想让乱世更乱而已,尽自己的能力,可以保住一些,就保住一些吧。
怎么说,他也是来自于后世,教育和经历都让他不想看到太多的悲惨景象。
这么一说,贾诩当然理解。而且,他还知道,如今的朝堂那些人,根本不会忍耐太久,如果这样时间久了,鲍鸿的这个司隶校尉,被人慢慢认可的话,再想赶出洛阳,可就难了。
而有着鲍鸿在,杨烈不管在哪里,他手中的兵马,都是鲍鸿的最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