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武三国之我是战神

第706章 江东战事(2)

字体:16+-

江淮之间,大体有三条水路可以南下北上,自东向西分别是:

中渎水,江都-精胡、射阳湖-广陵-淮河。水量不稳定,涝时发大水,旱时搁浅;而且曹魏迁徙人口后制造无人区,补给困难。

濡须水-东关-巢湖-施水-合肥-寿春-淮南巢肥运河,连通江淮,水运便利;到淮北后可以直达曹魏核心区。同样的,曹魏打通这一条水道,也可以顺流而下,直接进入长江水道。

再就是汉水水道,夏口-竟陵-荆城-襄樊。

虽然江陵是江汉平原的核心,也是南荆州的中心。但是曹魏据有江陵,除了北靠南阳盆地之外,其余多个角度受敌。

西边蜀汉如果发现曹魏据有江陵,必然顺长江而下来死磕,这可比绕道祁山爽多了;

荆南也能打过来;东边吴国沿长江而上侵扰。且江陵到当阳口之间距离过长,补给太容易被骚扰。

而进攻时,向南是大巴山和幕阜山之间的天然关口;向西是三峡;向东到柴桑口。

于是,据有江陵就会如此被动。这也不难理解战后曹仁主动放弃江陵,退守襄樊的原因。

而在濡虚口这里,却是有着诸多好处。

濡虚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重要性在于,如果东吴丢失濡须口,魏军就可以进入长江,进而攻占牛渚,逼近建业,所以,濡虚口为曹魏和东吴的必争之地。

濡须最早进入东吴政治集团视野。东吴将领陈武仁厚好施,在庐江郡(濡须是在庐江郡的境内),无论是乡里人,还是远方客,大多依讬于陈武。

陈武,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人,孙策、孙权部下的猛将,负责统率精锐的庐江上甲。

孙策在寿春时 ,陈武前往递帖求见,当时十八岁,身长七尺七寸,于是跟随孙策东渡长江,征战有功,被任为别部司马。

庐江地区一直有着躁劲、果决、恶斗、视死如归的旧风 。东汉末年,庐江郡的军队横行于江、淮之间,使孙策感到非常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