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李恪,效仿李二搞政变

第169章晒干的盐巴

字体:16+-

无论是建设国家公路,建设新都,这些都是大项目,不知道要多少年。李恪只是负责布置,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在监视。

但现在,他必须要亲自出手了。

开垦盐场!

因为这是一次非常重大的事件!一旦成功,不但可以让他们不再依靠大唐的盐分,还可以反过来卖给大唐,让大唐彻底改变对宁国的依赖,这绝对是一笔巨大的利润!

大唐河东道,有一处产盐丰富的盐场。根据历史资料,这里是自周代以来,我国北部最大的盐产地。

到了唐代,依旧是这个样子,无论是河东道,还是河北道,又或者是河南道,又或者是关内道,几乎有一半的大唐人都在这里生活。

宁国每日所需的食盐,都是从此地运出。

然而,这样的事情即将发生改变。

辽东是高句丽的地盘,现在是里宁国的地盘,必须要发展起来。

李恪第一个考虑的是他的海产。

钓鱼不行,渔场规模不大,最好的办法就是做盐。

这个产业,绝对是一座无穷无尽的财富!因为大海是无穷无尽的!

食盐,不但是日常的必备调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大量的食盐生产,不但可以让宁国多一个拳头大小的出口基地,还可以为宁国的化工产业打下坚实的根基。

盐分为海盐、井盐和池盐,池盐也被称为湖盐。

井盐,就是开采出一口井,将海水中的盐水抽出来,再用来制作食盐。

很显然,这是一种由海洋提炼出来的食盐。

用海水来生产食盐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根据历史上的记录,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人用海水来生产食盐了。

但是,他却是用了一种油炸的方式。

这样做的代价很大,耗费时间、人力、木柴、产量都很低。

山东无棣县的盐人一直到明代,才有了日光浴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