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旷盯着从兖州来的奏表,嘴角浮现出一抹微笑,像是被表上的内容给弄开心了。一旁地谢量海见到陛下如此,也笑道:“这是发生什么事了?让陛下如此开怀?”
“是朕那个弟弟,这会子也不知道跟谁学地,开始鼎力支持朕的重启士族地政策,这般样子,地确是让朕有些发笑。”嘴上是这么说,其实杨旷还是对自己弟弟鼎力支持地态度很是欣慰,兄弟齐心的话,谁都会感觉到温暖的。
而谢量海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能看到先帝的两个子嗣如此的和睦相助,他这个老人的心中自然也是无比的乐意见到。
陆平也在,他最近不怎么避讳谢量海,至今已经开始同时跟谢量海出现了,没人知道他行事的规律,杨旷和谢量海也不在乎这些细枝末节,便随他了。
“陛下有王爷这般的手足,想必政策也能更好的实行,毕竟王爷在兖州附近的声望是与日俱增。”陆平如此评价道。
“是啊,朕也觉得有他这么一个奏表,估计一部分寒门子弟都得闭上他们的嘴了。”杨旷从不反感寒门子弟,其实他真正针对的是士族,可是自从他当了皇帝之后,才越发现士族的必不可少,为了大局他才会重启士族,这也是为了大商的发展,所以他对寒门子弟也没有敌意,如今要踢出一部分寒士,也是时局所迫,说句直接的,他对寒士是仁至义尽了,非但给了他们入朝的机会和渠道,又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从来都没有利用他们,作为帝王来说的确是仁慈。
只是寒门子弟他们只看到了杨旷重启士族,却忘了之前杨旷对他们的扶持和他们自己这些年越发激进的方式,这也算是他们自己的报应吧,任何人都是会变的。
寒士和士族之间,永远是存在矛盾的,这不仅仅是阶级上的矛盾,更是一种心底态度的矛盾。寒士见不惯士族的特权和优势,士族同样也看不起寒士的贫苦地位,所以这两者日后在朝堂定然会存在不少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