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席间那些辽国的贵族都在摇头,但事到临头,索南曲朗也只能硬着头皮,将一首诗念完。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沉吟完最后两句,索南曲朗的眼神就落在了国师耶律楚才的身上。
只要辽国的国师肯站在他这一边的话,索南曲朗未必就没有绝地翻盘的资本。
看似,这席间是决定两首诗的好坏高下,实则,这里面是一场纯纯的政治博弈。
赵康抓住了老巴育一方,索南曲朗的基本盘,则是耶律楚才一方。
巴育王为首的军方,常年跟大夏作战,按道理他们应该是主张对大夏用强的鹰派,实际上,大夏的军械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之后,辽国的军方在对上大夏的时候,已经是输到赢少,吃了不少亏。知道再打下去,只会对辽国不好,所以巴育王他们被迫转为了对大夏的鸽派,开始试图说动天皇帝跟大夏主和合。
朝中耶律楚才为首的一帮文官,则是一贯对大夏的强硬派,尤其是耶律楚才的出身,他本人是对大夏恨之入骨的。
吐蕃人出使辽国,希望就在耶律楚才身上,而赵康这边,也是有预谋的,抓住了老巴育这位辽国军方德高望重的大佬。
“好诗,好诗啊!”
“哈哈……一首诗中禅味无尽,足见活佛修为之高明。本官这里以茶代酒,敬活佛一杯!”稍稍犹豫之后,耶律楚才便站了起来,给了索南曲朗很高的待遇。
这一下,席间那些辽国贵族,就纷纷难做了起来。
要说赵康的词好,还是索南曲朗的诗更好,这就关系到一个站队的问题了。
对于本就亲近军方,或者本就是文官队伍里的人,他们自然没有什么取舍,早早知道自己该站在哪边了,此时作难纠结的,正是一些很久不在朝中表态的贵族。
“巴育叔叔更喜欢定王的词,国师更加青睐活佛的诗,依本宫看,这二位究竟是谁高谁低,一时也不好评断,不如我们席间在座的诸位,都来表个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