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五年来,要说最热闹的还是魏国。自从诸葛亮咽气,魏明帝曹叡就跟变了一个人一样,疯狂的报复过去担惊受怕的日子。曹叡大兴土木,沉溺于酒色,把低级趣味演绎到了极致。酒色这玩意如果一过度,漫说曹叡那个体格了,吕布也受不了啊。在这期间,辽东特别行政区的特首公孙渊造反。司马懿雷厉风行的平叛,终于把曹魏的直辖领土扩张到辽东、朝鲜半岛北部地区。曹叡自此高枕无忧,继续着他那荒**无度的生活。诸葛亮死后第三年,魏明帝也把自己作死了,终年三十六岁。曹叡死前,立曹芳为太子,任命司马懿和曹真的儿子曹爽为顾命大臣。这是司马懿第三次当顾命大臣。能得到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人的垂青,司马懿并没感到幸福。曹操时代的司马懿,被重用而没重赏。曹丕时代的司马懿,重信而不重用。曹叡时代的司马懿,被华歆摆了一道被罢官。后来还是老太傅钟繇捞起了司马懿,老战友曹真捧起了司马懿,让司马懿顺风顺水的进入了曹芳时代。
曹芳八岁继位,按咱们古代的说法,这叫冲龄践阼。这个岁数的皇帝即位,辅政大臣的选择就显得格外关键。本来司马懿和曹爽这俩辅政大臣合作的非常愉快。曹爽是膏粱子弟,志趣跟魏明帝相同,对于政治没有任何兴趣。司马懿他不陌生,以前老往他们家跑,跟他爹曹真关系铁着呢。要不是隔着宗室这层关系,曹爽得叫司马懿一声叔。后来魏明帝跟司马懿称兄道弟,那曹爽得叫司马懿一声大哥。别管叫什么吧,曹爽对司马懿是非常敬重的,原文中说“爽尊懿如父,一应大事必先启知。”也就是说,曹芳登基初期,朝中大事基本上都是司马懿处理的。
混不同的圈子,玩的游戏就不一样。在那个时代成为了公侯,最时髦的就是学习战国时代的名流去养士,也就是传说中的招揽门客。一般成为政治名流的标准就是有“门客三千”,当然了,这个三千是虚数。随着我国古代政治走势向中央集权的发展,养士这个行为逐渐成为了造反的苗头,因此秦朝往后一般没人敢再招揽门客,即便是有,也不敢明着来了。曹爽明着招揽门客,其实是一种附庸风雅的表现,一没政治诉求,二没政治野心。就是一种高调炫权力的表现。其实当时司马懿也在养士,与曹爽不同的是,司马懿是为了自身安全而“阴养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