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夫人王修芝是完全不看好赵德昭的此行。
此时的儒教还没有形成,传世的是儒家或者儒学,也可以说是儒门或者儒道。
对于孔孟之道的经史奥义,还是非常讲究和在意的。
作为结发夫妻,王修芝是天底下最了解赵德昭的一个。
她深知这个丈夫蒙学都是勉强过关,至于参加经筵所必备的高深经义,那是完全不通。
所以她想劝赵德昭放弃这个机会,装病不去,免得露怯。
“参加经筵,又不一定非要上台讲经,就算上台讲经,难道我非要讲个和他们一模一样的经义嘛!”
赵德昭为了大宋的儒学传承,大义凛然,义无反顾的决定参加。
汴河就在东京城外三十里,白云书院就在汴河畔垂柳掩映的山庄中。
骑马或坐轿用不了两个时辰就到了。
赵德昭只带了蒋安、钱牛儿等几个侍卫随从,在经筵当天赶来观礼。
山门外人已经渐渐多了,到了书院正门,更加络绎不绝。
来往的都是头戴方正巾帽,身穿宽博衣衫的书生士人,真可说是“远近学者皆归之”的盛况了。
只见正门门额上,皇帝御笔亲书的四个大字已经镶了上去,门梁下彩屑纷飞,都是爆竹的碎屑。
赵德昭策马继续前行,不远处就是书院内院了,大家下了马,找看管人寄托了马匹。
继续往里走,只见第一道院子的影壁上,正拓着自己题的字。
“聚学为海,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淬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
这是赵德昭抄的范仲淹的《南京书院题名记》里的几句,用在这里非常契合。
也难怪会再次震惊虞白。
进了院子,来往都是士人举子,蒋安等人就留在院外。
赵德昭自己边逛边看,并不急于找虞白说话。
整个白云书院都是新建成的,赵匡胤给了三百金,赵德昭也给了一千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