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流逝,金陵城的氛围改变很多,讨论恩科会试的话题陡增,这使得进京赶考的举人,无不感受到压力。
过了正月十五,礼部衙署聚集大批举人。
想要参加恩科会试,必须按期来礼部接受层层审核,完成登记造册后,方能获取参考资格。
“雨亭,你对今岁恩科会试有信心吗?”
人群中,李克盛神情严肃,看着数不清的人头,言语间透着凝重,“今日乃是我两浙路治下举人,来礼部报备的时限,如此就聚集这么多的人,看起来参加今岁恩科的举人,远超历届常制会试啊。”
“希望此次来礼部报备,别出现什么差错吧。”
一旁站着的陈子望,有些担忧,“据说在前两日,江南路治下举人来报备时,有几人没有审核通过,说是名册出现纰漏,眼瞅着恩科会试快要开考,出现这等差错,只怕他们赶不上了。”
“我可是信心十足啊。”
萧景云拿着名册和路引等物,神情自若道:“前来参加恩科会试的人多,并不代表他们不可战胜,我等的实力也不差。
在过去的这些时日,我等付出的努力,也都是有目共睹的,院正他们在历次举行的统考中,一个个也都没有手下留情。
至于说礼部审查一事,那我等就更不必担心了,先前书院的几位管教,都提前一一进行核查了,绝不会有任何问题。”
对于萧景云而言,他从来都不惧怕任何挑战。
哪怕是参与的人数再多,萧景云也不惧怕,甚至内心深处有些兴奋。
能够与众多的才俊同台竞争,这是多好的事情啊!
科举进行到会试这一层次,需要面临的竞争对手,就是大魏治下各地的举人,这是历经县试、府试、院试、乡试的层层选拔,从童生这一基础群体里,筛选出一批秀才,又在秀才这一递增群体,筛选出一批举人,继而聚集金陵参加会试,能获取举人功名的,无不是读书人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