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小白

第154章 捷报传来

字体:16+-

贞观二年四月底,随着大唐灭突厥之战进入尾声,草原上的朔风在一夜之间变得不那么刺骨了。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积雪已经有了融化的迹象,江小白下令把大营迁到了较高的位置上。

草原各部都以为这个冬天会闹黑灾,但在大唐杀进草原之后就开始下雪,而且下的很大,草原各部又开始担心会出现白灾。当江小白率部偷袭屯铁山的时候,大雪停了,这意味贞观二年的草原上既不会有黑仔也不会有白灾,贞观二年的草原之春应该是个风调雨顺的时节。

新建的大营规模宏大规划整齐,木质的围墙将大营围住,宽敞高大的营门两侧矗立着哨塔,身披铠甲的大唐勇士昂首挺胸站在哨塔上,血红色的大唐战旗就在他们的头顶上迎风飞舞。

新搭建的金顶穹庐很气派,在阳光的照耀之下放射着万道金光。穹庐之前宽敞的木质露台上立着三根旗杆,中间最高的旗杆上飘扬着大唐战旗,右手的旗杆上飘扬着飞马旗,左手的旗杆上飘扬着金狼头纛。

穹庐的门口两侧戳着两杆节旗,就是使节出访他国时手里拿的那种缀着一节一节用牦牛为做成的璎珞,顶部用五彩羽毛装饰的样式很特殊的旗帜。节旗虽然叫做旗,实际上咋看咋不像旗帜,其作用就和金狼头纛差不多,是权力和国家的象征。

准确的说,它应该就叫做,使节。

在古代“使节”并不是对人的称谓,而是一种官职的凭证。前秦时期,卿大夫聘于诸侯时,国君要授其任职凭证,这种凭证就叫“使节”,又叫“符信”。

使臣受命出使他国时,国君也要给予他出使凭证,这种凭证也叫“使节”、“符节”。

作任职凭证的“使节”大多用铜铸成,并根据任职地区的不同,分别铸成不同的动物图像。在山区任职的,授其“虎节”。在平原地区任职的授其“人节”。在湖泽地区任职的授其“龙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