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春天的阳光照耀在长江三峡的上空,日夜不息的江水默默地流向东方,空气中充满了大战来临前的紧张和躁动。
一天午后,十几架日军飞机飞临石牌村的上空,隆隆的机声震耳欲聋,浓密的树林在机翼下东倒西歪,树枝和树叶都在痛苦地挣扎着。石牌村的人四散奔逃,抬起头来,能够看到飞机上的膏药标志,以及日军飞行员戴着风镜的面孔。山顶上,中国军队的机枪响了,声音急促地连成一片。日军飞机丢下了几枚炸弹,村头的一个柴火垛着火了,浓烟滚滚,遮没了半个天空。一头耕牛沿着江边乱跑,一声爆炸响过,耕牛倒了下去。
1943年,冯雪秀15岁。那天日军飞机飞临石牌村上空时,她也跟着村人逃避,她躲避在了一条石缝里,看着日军飞机从头顶上呼啸而过。
黄昏时分,冯雪秀才从石缝里钻出来,回到村子里。村子里哭声一片,中国军队的军人们帮着村人掩埋尸体。就在这天下午,日军飞机炸毁了学校,死了很多学生娃。
时隔不久,村子里的人都搬到了山顶上,因为山顶上视线开阔,日军飞机一从地平线上露面,放哨的人就看到了。更重要的是,山顶上有中国军队的机枪阵地,和这些穿着军装的自己人在一起,农民们放心。
直至几十年后的今天,山顶上还有人居住,那些躲避敌机的农民,在这里居住已逾三代。
冯雪秀说,日军第一次轰炸是从前一年,也就是1942年的冬至开始的,此后,日军飞机轰炸不断,中国军队的还击炮声也连续不断。日军曾经乘着军舰登上岸来,中国军队又将他们赶下江去。一直到大半年后,日军从这里撤走,才再没有见到有膏药标志的日军飞机。
冯雪秀老人不知道,她所见证的,就是后来被史学家称为“石牌保卫战”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