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一辆破旧的大巴,亮着昏黄的近光灯,如一头负重的驴子,“的的”地喘着粗气,缓缓地向前行驶着,防滑链条深深地埋在积雪里,听不到一点与地面摩擦的声响。
驾驶员小心弈弈地操纵着方向盘,把一大节还没有抽完的烟头扔到了窗外。天黑路滑,一不留神就会出事故,所以,无论是驾驶员还是乘客,都显得十分紧张。车上挤满了乘客,过道上塞满了行李包,几乎连插脚的空都没有。鲁兵费了很大的劲才调整了一个姿势,感觉腿都快麻木了。
鲁兵还从来没有独自出过这么远的门,有点紧张,有点兴奋,甚至还有点悲壮的感觉。毕竟又一次离开熟悉的环境和战友,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自那次陈天军对鲁兵说起去外地学习的事,鲁兵不止一次地在心中憧憬着美好的学习生活。窗明几净的教室,博学多才的教员,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还能零距离地拥抱革命老根据地――大别山。这一切,都是鲁兵入伍前做梦都没有想到的,现在却成了实实在在的真。说准确点,鲁兵有些兴奋呢!
坐在鲁兵身边的是一位年轻的大嫂,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大嫂注意到,这位年轻的小战士从上车起就这么笔直地站着,近一个多小时都没有挪动。尽管车子有时很颠簸,但他都紧紧地抓握着扶手,努力地为她们撑着一个空间。
大嫂不忍心了。像这么大的年轻人,在家也许还是个跟父母撒娇的年龄,现在却独自带着行李,不知去哪儿执行任务,真够为难的了。大嫂把自己的旅行包向外推了推,很亲切地让鲁兵坐在她的包上。
“谢谢大嫂,我不能坐您的包!我能坚持!”鲁兵没有忘记身上还穿着军装。
“哎呀,坐吧小兄弟,没事的,里面全是衣服,不怕坐。”大嫂真诚地说,“路上要两个多小时呢,路不好走,也巅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