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水路被郑家封锁,陆上被刘良佐威逼,很多想来特区淘金的商人和普通人都停止了脚步。整个江南都在注视着局势的发展,以复社为首的文人们开动舆论,将特区描绘成妖魔鬼怪,欲灭之而后快。幸灾乐祸者认为特区将就此湮灭,也有不少人扼腕叹息,更多的人睁大了双眼,想要看看杨易如何破局。
不断有兵马汇集到刘良佐的军营,使其由三千人迅速扩充到八千人。虽然,其一直保持未动,但随着其兵马的扩大,看衰特区的人越来越多。连吴良儒也开始动摇了,他手中握有大量新城的地皮,一旦遭遇战乱,所有投资将血本无归。思想经过多次挣扎,吴良儒咬咬牙决定挺下来。
相对于吴良儒的纠结,樊平则坚定的多,在地价下跌的过程中悄然吸货。他们几兄弟跟着杨易一路走来,对杨易形成了盲目的崇拜,相信杨易一定能破解危局。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投资地皮失败了,也好过当年做鸡贩子,大不了从头再来。
不管外界如何喧嚣,特区行署在项爻、陈启新等人的领导下,坚定不移的推进建设工作。焦急不安的王大宪几次跑来行署,想要寻求应对之策,甚至苦苦哀求先暂缓进度,等局势缓解下来再做定夺。在他眼里,是新城这个怪胎惹恼了江南士林,只要退让一步就可能缓解矛盾。
对特区的建设以新城为主,杨易并没有在老县城推行特区制度,因为老县城人口太多了,阻力太大,索性建设一座新城。新城一片空白,正适合推行新的制度。
杨易还是将老城交由王大宪治理,新城由特区行署治理,彼此之间不统属。虽然上海是双城制度,但毕竟皆在杨易名下,新城之危难免殃及老城,这也是王大宪着急的原因。
特区行署跟王大宪的态度截然不同,异常冷静。项爻对王大宪道,“特区乃朝廷创立,陛下首肯。只要朝廷没有下令裁撤,我们就不能停止。”语气虽然和善,但态度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