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时,杨易向宋应星抛出橄榄枝,宋应星并未答应。但是他还是好奇的来到了上海,杨易破例允许他参观一些民用作坊。在这里,宋应星看到了效率远超普通纺纱机的珍妮纺纱机;他看到了精美绝伦的玉瓷如何从泥土兑变而成;他看到了更加规范标准的度量衡等等。其实杨易的这些产业并非大明没有,而是杨易的生产效率更加高效。
对自然科学有着浓烈好奇心的宋应星,同杨易多次书信往来,杨易细致的为他讲解不少原理,让他茅塞顿开。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一个科学家本能的追求。杨易的讲解更多的是从基础层面来解释一些技术的原理,宋应星为杨易磅礴的知识吸引住了。
在杨易资助下,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顺利刊印。宋应星也毅然辞去教谕的职务,来到特区。杨易成立了物理局,专门从事各项技术的改进和研发,宋应星任主事,孙云球为副主事,薛凤祚和李中通也在列,并招揽了一批能工巧匠。
杨易将一批重点项目交由营造局承担,玻璃是其中一项。
“咯噔,咯噔”一辆双马马车在马夫的驾驭下缓缓而来。杨易眼睛一亮,四轮马车。
在古代,马车主要是双轮马车,四轮马车使用的很少。双轮马车的车厢重量很大一部分是由马儿身体承担,导致其载重量、行驶速度都有限。四轮车的的车厢重量全部由轮子承担,其性能各方面都优于二轮车。
四轮车的优势明显强于二轮车,但古代的四轮车使用的非常少,这是什么原因呢?有后世专家说,是没有解决四轮转向的问题。从流传到后世的资料上看,古代的四轮车确实没有转向系统,完全靠其它力量来转向。
四轮车的转向系统确实不简单,但对能工巧匠辈出的中原王朝而言,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真正受制于四轮车不能推广的原因是道路。古代道路以泥土路为主,凹凸不平,木质车轮很容易陷进去,而且没有减震系统,坐在车上能将五脏六腑震出来。二轮车将车架搭在马儿身上,其实就是变相的减震系统,其舒适度高于四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