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第473章绞肉机

字体:16+-

王德化走后,崇祯对王承恩道,“杨易的奏疏应该也到了,你去找找”高起潜的奏疏只是说杨易威逼他,但是对原因和结果含糊其辞,崇祯必须要听到另一个当事人的说法。

受这么一打搅,崇祯也没了“冬游”的兴趣,嘱咐一番嫔妃们之后,摆驾文华殿。刚在偏殿暖阁里坐下,王承恩就拿着杨易的奏疏来了。

奏疏中,杨易讲述了兵逼高起潜的前因后果和对战事的展望及谋略,最后提及了卢象升,褒扬卢象升精忠报国、战死沙场,希望朝廷抚恤云云。

兵逼高起潜一事,杨易做出了解释,原因勉强,崇祯对此事依然不满,你杨易只是五省军务副总理,无权调度京畿军队,而且高起潜是天下勤王兵马监军,杨易这么做有以下犯上之嫌。至于卢象升一事,只有待战后来计较了。

虽然对杨易的擅自行动不满,但崇祯对杨易大胆的剿寇方略震惊。杨易的方略就是关门打狗,边军封锁长城、登莱水师封锁海上,以城池为据点、坚壁清野,倚仗明军数量优势,分成多路歼灭小股清军,有效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最后决战。汇成一句话,将来犯之敌彻底歼灭。

明军有地利优势,又有无穷无尽的兵源,而鞑子死一个就少一个,根本消耗不过明军。如果,能歼灭这十万鞑虏,那么清国也基本残废了,再无力滋扰大明。这才是杨易的最终目的,毕竟清国初兴,底子薄,入寇的这十万清军就是皇太极倾国之力拼凑的。没了这十万大军,皇太极也就废了。

与其没完没了的同清国周旋,不如破釜沉舟,在此一拼。若是能实现意图,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值。这样的战略意图是杨易深思熟虑想出了的,流贼主力基本摆平,短时间内不会出问题,再把清国打残,大明王朝将迎来难得的喘息之机,以大明的底子,几年时间就可以恢复国力,那真就中兴有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