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第491章卫河之战(1)

字体:16+-

身为兵部尚书的杨嗣昌心情也很复杂,卢象升和杨易身为总督,所统兵力一分再分,这种明显拖自己人后腿的事,招致朝野很多人的指责,弹劾他的奏疏有直逼杨易之势。每次上朝或去值房办公,有人朝他的背影吐口水;更有甚者,一些激进的“好战分子”,将他堵在路上,唾沫星子喷了他一脸。

其实,大明朝廷是个“好战”的朝廷,平日里斯斯文文、出口就是之乎者也的文臣是“中流砥柱”,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黄道周,这老头就是倔,即使自己被揍得满地找牙,也绝不议和、投降的字眼,只有三个字“打到底”。

按理说,朝廷有这么多“铁骨铮铮”的臣子,大明应该牛皮哄哄的,想揍谁就揍谁,而现实是大明被满清揍得满地找牙。大明在满地找牙的时候,臣子们依然叫嚣打打打,换句话说,那就是死鸭子嘴硬。

大明的文人们之所以“好战”,那是因为骨子里有天朝上国的心态,瞧不起满清这种蛮夷,也不屑于同他们谈和。换个角度来说,就是盲目自大,认不清现实。

也正是这种盲目自大,导致国家无法做出现实的、符合实际的决策,埋下王朝覆灭的种子。

杨嗣昌其实是个务实的人,他看清了国家的现实,大明没有对外、对内两条线作战的实力,国家困难重重,需要休养生息,用对外妥协来换取时间。杨易对决鞑虏,无论胜负,杨嗣昌都认为对外妥协是必走之路。即使杨易胜了,也无法改变大明与满清的军事实力对比。

杨嗣昌的观点是客官的、是现实的。他知道崇祯秘密安排人手在议和,也多次提醒崇祯,务必抓住机会达成和议。

杨易不惧生死,坚持主战的行为赢得了很多文臣的好感,即使他们以前看杨易有多么不爽,但在这件事上,他们是支持的。不少人写信支持、鼓励杨易。有不少年轻的士子,甚至组队来到天津卫,他们要见证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