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明末成难民

第509章大喜事

字体:16+-

杨易列出新品计划,亲自主抓新产品的开发,比如玻璃产业,推出镜子,镜子又分穿衣镜、化妆镜、梳妆镜等品种,装上镜子的胭脂盒销量猛增。

当然了,这些新品虽然赚钱,但是不足以改善财政状况,赚大钱还是要着落在基础产业里,比如,粮食、盐巴、棉布、丝绸等大宗物资里,江东城的纺织作坊不断扩大,生产出来的布匹具有成本优势,不断占领市场。杨易勒令侯永在东番岛开辟海盐场,准备进入盐业。

盐作为必需品,一直被官方垄断,是朝廷重要的税源。能从事盐业的都是有背景的商贾,盐商也是最富贵的一个群体。盐业牵涉到的利益关系太复杂了,涉及的群体也太庞大了。与杨易交好的很多大商贾都有盐商的背景。

杨易进入盐业的决定是谨慎的,他不想为了盐业的一分利,得罪太多人。所以,只是命令侯永在东番秘密晒盐。盐业关乎民生,杨易可以不靠这个赚钱,但必须有这种能力,至少保证自己不会被人卡脖子。

无论杨易如何折腾,真正能赚大钱的还是房产、银行和军火。随着杨易地位的提高,农场银行也更受市场青睐,存钱的储户爆炸性增长,缓解了流动性困难,发行的银票在江南流通无阻。

密丰军的战绩实际上变相的为军火打广告,密丰军的燧发枪、手榴弹、炸药包、飞龙弹、火炮等装备成为其他军队渴求的装备。他们纷纷派人前来采购,很多权贵也开始为自己的壮丁护卫装备。

工部的陈胥吏生意再次爆棚,之前杨易通过他走私朝廷的库存装备,现在反了,很多权贵同杨易有夙愿,他们就通过陈胥吏来购买密丰军的装备。杨易也不啰嗦,只要给银子,卖,通通卖,卖出了不少库存货。

重点提一下地产,密丰抗住了数万清军的围攻,再次证明了密丰的安全无懈可击。战乱中到密丰避难的人们舍不得离开,纷纷在这里置办产业。周边的大户和京师的权贵们再次掀起在密丰置办产业的热潮,助推了密丰地产的升温。农场靠卖地、卖房赚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