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皇帝的举措,越来越咄咄逼人了。朕这个大汉帝国的太皇太后,难道就这样忍气吞声,让陛下得寸进尺,败坏祖宗礼法宗法规矩,祸害社稷吗?”
眼见刘欣剑拔弩张,咄咄逼人的气势,太皇太后王政君忧心忡忡,心生疑惧。
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心里,是越来越不舒畅,甚至对新君刘欣产生了一些不满、怨恨、恐惧的情绪。
“朕一时大意,小瞧了他们的力量。面对着新皇帝盛气凌人的架势,朕怎么能够坐以待毙,束手就擒呢?”
饱经风霜的太皇太后(王政君),不时静下心来,反复思考着这个十分严肃严峻的问题。
“朕心里最清楚,如今局势维艰,在朕的王氏子孙中,唯一可以依靠,可以信任,又最有能力和智慧的孩子,就只有大司马巨君贤侄了。
巨君这孩子,忠心耿耿,一心为国,足智多谋,又具有远见卓识,哪里是那些一心追求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能够比拟的呢?
如今,只有巨君这孩子还靠得住。无论大事小事,朕还是多多与他商议商议为好啊!”
想到侄儿王莽这个可靠的帮手,太皇太后王政君稍稍安心。
可是,不久,太皇太后王政君又焦虑起来:
“朕频繁地召见大司马进宫议事,皇帝陛下和傅佳慧那个老太婆,肯定会心怀猜忌。
然而如今,为了自保,朕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太皇太后王政君思忖道。
所以最终,太皇太后王政君还是决定,不顾新皇帝和傅太后可能产生的猜忌和怀疑,依然多次将大司马王莽,诏到太后宫里,商议对策,征求处理国事的意见。
2
自从新君刘欣登基以来,不仅是太皇太后,就连大司马王莽等三公大臣,也是越来越担心,越来越忧虑大汉帝国的未来了。
三公们见刘欣一意孤行,不听劝谏,自行其是,对新皇帝是否具有治理庞大的大汉帝国的能力和才干,失去了信心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