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拍案道士

第92章 离开北启

字体:16+-

要说这‘纪文堂’的历史可真够久远了,在开国皇帝李袭尹在位晚年创办,在此期间主持和兴办书院的一代宗师,如莫怀熹、张一栻、陆九沅等人更是文采非同凡响,就算那时三年一中榜的新科状元,文采也不及他们的十中之一,这几人都是前朝不可或缺的内阁大学士,由他们教导学生学习读书,那些年皇室子弟无一人是空有其表的尔尔之才,个个拎出来都是比科举头名还要胜上几筹。

莫怀熹在此主持讲学期间,常常寓讲说、启迪于休息、游乐之中。莫怀熹还认为宁静雅致的环境可以去除尘世的浑浊,秉存人间的道气,有益于人们凝心聚力,潜思进学。

莫怀熹还通过“讲会”制度,来扩大教授范围,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活跃学术气氛,学生无一人不觉得有趣。

理学大师莫怀熹和心学大师陆九沅,在江南信州鹅湖寺公开进行有关“心”与“理”的大辩论,即北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讲会”制度鼓励不同观点的学派平等地开展争辩,通过参加“讲会”活动,使书院的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学术兴趣,学生们自然乐在其中。

莫怀熹主张“居敬”,何为居敬?

举个例子,就是老师提倡半日静坐,半日读书,认为由读书、涵养而上通天理是渐悟,“一旦豁然贯通焉”则是顿悟。而静坐、内省和居敬,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必要阶段。

后来到了惠帝李掌高在位期间,莫怀熹,陆九沅为首的几位一代宗师相继去世,后来教导皇室子弟读书学习的大多为一些庸庸之辈,就那种浅显的水平也能混上个大学士当当,水平一般也自然不必多说,更重要的是毫无教学方法,规章制度和学习手段无一不是古板拘泥,在书院读书的那些皇室子弟和重臣子弟,多多少少有些看不上教导他们学习的老师,时常能够看到书院内阁的书桌上睡倒一大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