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张姓中年人在百货铺见面的同时,枫园里的两个人也初次见面,荷塘水榭里,李逸和前日到商铺的马宾王相谈甚欢。
在李逸刻意的试探之下,马宾王说出: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蓄积多少,惟在百姓苦乐。李逸便确定了这位马周和另一个时空的马周是一样的人。
文朝和前世唐朝有七分相似,却又诸多不同,比如李济登基就是三十过了半,同名同姓同能力的李靖,也对不上年龄。
假如文贞二年等同贞观二年,那十九岁的马周年轻了十岁,如果他还能成为辅助朝廷开创盛世的宰相,李逸以后遇到事情,就有了助力。
马周赞叹昨日的报纸,可以拉近皇上和百姓的距离,也让寒门学子有了新的出头途径,李逸便将教学报和字典递给他。
马周家境贫寒,却天资聪慧,喜爱学习,以他的才智,边看边听李逸讲解,一会便明白了拼音加字典的妙用。
“绵泽,此法确是启蒙之道,只是孔圣人有教无类,也只出了七十二贤,这拼音可轻易传遍天下,哪有这么多教德的先生!”
“宾王兄是怕文人做恶,蛊惑人心?百姓读书恰恰是防备蛊惑的最佳方法。”李逸淡淡笑道,俩人已是直呼其名的知己。
马周放下字典,说道:“绵泽解惑。”
李逸一脸正色,沉声道:“百姓读书识字明理,才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不会被言论蛊惑!”
“最重要的是,人读书才有精神支柱,会为了生存去反抗,两百年前胡人屠汉的历史才不会重现,中原华夏不是一个人的华夏,而是老百姓的中华!”
这番话对着以民为本的马周,李逸才会直接说出来,栖凤楼掳人的事,他知晓后,多少有些意难平,却不能太过激进。
在皇权时代,不是写一首《侠客行》就能平天下事的,他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关系网,未来去处理更多的不平事,童养婿这个身份,只能用来行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