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开局与李二断绝父子关系

第113章:改制

字体:16+-

对外的问题已经算不上问题,李恪的目光自然而然的就聚焦到了国内。

国内最大的问题,就是吏治问题,或者说人事问题。

大唐立国以来,一向是京官重于地方官,派去地方的官员往往是被贬谪过去的,或者就是才能平庸的人。

这让李恪看着很不顺眼,他更喜欢的是‘宰相必起于州郡’,但这就和大唐目前的国策重内轻外有所冲突。

房玄龄和为政等人目光长远,也能理解李恪试图改动这块的心思,对李恪的这个行为是比较赞成的。

但他们还是希望能够缓着来,不能想着一步到位。

因为李恪的法子说起来简单,可是真的实施起来就会困难重重。

京官的待遇、升迁前景比地方官高,这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前隋以来就是如此。

就算是李恪现在从中枢派下去一些精明强干的官员,到了地方,还能不能保持在中枢的积极性,那也是要打个问号的。

可能在有些人看来,朝廷把他派往地方,那就是一种贬谪,心里一肚子委屈,不愿意好好干事。

如果想要提高地方官的积极性,最起码需要把地方官的待遇提高,怎么着也不能比京官低,甚至要保证他们的前途高于京官,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地方勤政爱民,努力经营。

但这期间的尺度该怎么拿捏,也是需要慎重的,需要一点点探索,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庞大的行政机构,运行了几十年的惯性,不是轻易就能改过来的。

若是大刀阔斧,用力过猛,那就不单单是积弊难除了,可能会在朝廷引发更大的动**,这是李恪不希望看到的。

因此李恪就把目光放在了每年的冬季铨选上,这本来就是朝廷最重要的选任官员的流程。

而今李恪上位,正所谓新人新气象,就是有所改动,那也是理所应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