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领着李世民阔步来到殿中,长孙太后和杨太妃则领着李恪的内眷,到了后面的御帐内,外面的命妇们可以入内参拜问候。
经过一阵礼乐鸣奏,大臣们也纷纷行礼参拜,还给李恪送了些小礼物,比起李恪赏赐给朝臣们的礼物,这些都是些便宜货色,不外乎是一些香草这类的。
这也是大唐的常态,君臣之间讲究一个礼尚往来,之前天子赏赐了,这次大臣们也要有回礼。
等到大臣们奏贺完了,时间也要到中午了,李恪可没心情把时间都耗在他们这群老梆子身上,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自己的第一科新选人们了。
这群人里,可能就要出现李恪统治末期的宰相们,甚至有可能有些人会被李恪留给自己的儿子用。
李恪不得不重视这些人才,谁让李恪并不了解本该在唐高宗时期出现的重臣们呢?
历史上的贞观、武周、开元的名臣,他都知道几个,偏偏是和自己执政时间重合的唐高宗时期,实在太暗淡了。
李治的光芒被他爹和他媳妇遮掩了大半,对那个时期,李恪也就谈不上有多了解了。
在另一边的一处殿内,所有的新科选人们,都已经在这等候多时了。
因为这次科举,大大扩招了明算、明法等术科的人,还有武科选人,所以现在这处大殿中,也是坐了不下七百人。
这里面最多的就是明算科的,李恪从后世而来,尤为重视数算,而且真的让他们到地方执政,更多的也是要看数算的。
一亩地能产出多少,收税多少,修水利耗费多少等等,无不和数算相关。
所以,李恪一次性招收了二百多明算科的人才,明法科一百人左右,而武科的人才也招收了将近两百人。
这三者加起来占据了这次新科选人的一半以上。
至于传统的明经、进士两科加起来也不过不到两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