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脸上有几分尴尬。
朱瞻壑一看便知结果,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老何老脸发热,让殿下在其中投入了许多人力物力,他们却不见什么进展,说不羞愧是不可能的。
只是有些事羞愧也没用。
他们这些人在北平虽算得上一号良匠,但放眼整个大明,却又算不得什么了。
连那些顶尖匠户都比不得,更遑论改良无数先贤一代代演进、至此形成的智慧结晶了。
老何磕磕巴巴地开解着:“殿下,其实咱们的法子已经够先进了。”
“单说这使焦炭冶钢的法子,据说还是百年前的南宋新做出来的,加了此物后炼出来的钢比寻常法子出的钢好上数倍。”
“自南宋后这百年间,暴元不思生产,反倒对我中国屡番打压,以至于千百年来祖宗传下的东西都有许多没继承下来。”
“这冶钢之术非但没什么改善,有些地方反倒不比从前了。”
“如今咱们炼钢使的法子,据说还是个宋人叫沈……”
“沈括的《梦溪笔谈》。”
朱瞻壑无奈道。
“对。”
老何面带感激:“把生铁炒成熟铁后,就是用的这位先生记下的灌钢之法,以熟铁盘生铁,封泥炼成团钢。”
“殿下,小的们太笨,即便再过一年半载的恐怕也没什么成就。”
“但小的却听说南边的两广已经有人研究出更厉害的法子,此办法已经传到了苏松、芜湖一代,据说操作更便捷,一次练出来的钢更多、也更好。”
“只是那边的商户们都将其视作自家机密,不肯外传……”
大名鼎鼎的苏钢,朱瞻壑怎会不知道。
再过上几十年,恐怕苏松一带的工匠们就会将此技法再次改良,然后发扬光大。
只不过这些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若是燕藩与朝廷还未开战,倒是能想想办法,但现在嘛……无异于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