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爆发战乱之时,前来讨伐“叛逆”的青州军却僵持在了陵水县外。
随着首战失利,青州军军心涣散,很多青州军士卒已经无心再战,只盼着罢兵班师。
之后萧九又伪造了圣旨,前往劝退各部,所以现在整个青州军内出现了两种声音。
大部分人建议就此退兵返回,之后在慢慢图谋陵水县,只有一小部分不怕死的坚持攻打陵水县。
青州督抚吕耀良作为此次出征的发起人,自然不想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这对于他的威信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可现在手下大部分人都无心再战,他也不能过分逼迫。
所以现在出征日久的青州军只是驻扎在距离陵水县不远的地方互相僵持,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
可随着大军出征,整整四万多人生火做饭消耗的粮食就是一笔巨大的消耗。
陵水县的萧九这边同样也不好过,面对不知何时发起的进攻,所有人都绷紧着神经,小心在前线防备。
眼看时间过去数日,驻扎在陵水县外的青州军已经开始蠢蠢欲动,萧九却得到了京都战乱的消息。
最开始听到皖州兵变,围攻京都时萧九有些惊疑,之后又听到皖州张唯兵败自裁的消息。
通过手下只言片语的零碎情报,萧九在心里梳理出事件的基本脉络。
野心勃勃的皖州军想入京挟持皇帝、朝堂,久攻不下后被赶来勤王的军队两面夹击。
随着皖州督抚张唯的身死,皖州军群龙无首之下已是砧板上的鱼肉。
虽然京都发生的这些大事与自己并无什么具体的关联,可他好歹也算是皇帝安插在青州的眼线。
现在冀州、豫州的勤王大军腾出手来,只要自己在陵水县拖住青州军,想必没多久就会等来回援。
想到这里,萧九快速起身写了两封书信,差萧字营骑兵星夜赶往冀州和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