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蔓和我,其实是不认识的。
第一次知道这个名字,是在我们的同一个责编绿茶的口中,据说她给简蔓的微信备注是“写稿狂魔大蔓蔓”,因为,她很勤奋。
再识简蔓,是在绿茶的朋友圈里,高高瘦瘦的女孩子,眼神澄澈,笑容浅淡温和。第一眼看过去,觉得她能给人平和从容的力量。
而最近一次遇见简蔓,是在她的文字里。成年人的日常,琐屑又无章,一天的忙乱稍歇之后,我打开了《我曾告别那男孩》的文档。简蔓就这样淡淡地出现了,细腻又不动声色,浅淡却又深沉,她拉着江浸月的手,身后站着路岩,她在字里行间轻缓地讲述着这些少年人的青春故事。
那青春,就如彼时我窗外的夜风,在二三月之间,在由冬天奔赴春天的交界处,不冷厉、不热烈,却刚刚好,真实、朴素,如一条表面平静却暗流涌动的河流。
及至从这个故事里跳脱出来,我觉得,我与简蔓已经是旧识了。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能沉静地专注于青春与校园写作,本身就是一件令人佩服的事情。这样的写作不仅仅要保持对青春的热爱与怀念,写作者更需要有一颗珍珠一样的初心。在青春文学的这条路上,我与简蔓算是同路人吧。因着这份热爱与初心,我们深知这条看似轻浅的路,写作者的每一步却都需要走得如履薄冰。
青春,我心里最美的词。春天,草木初生,新绿重重,所以用来比喻少年。十几岁的他们,天真又赤诚,如新生之树。但是,没有人会知道,这棵小树从荣到枯的一生会有怎样的际遇。他的姿态,他的高度,很可能会随着人生之初的际遇改变。
在每个少年进入成人世界之前,他都会“主动”或者“被动”地学习多种知识与技能。但是在我看来,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础技能是自我愈合的能力。心灵的强大是等同于生存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