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思齐就跟在华瑾先生身后,不像仇人,倒像是聆听先生解惑的学塾学子。
华瑾先生孜孜不倦,说了许多事,有关于八位藩王封地的讲究;有为何当年劝韩王不要依附赵潼关,为何要顺应赵空明;有这次反叛为何会兵败;有为何要设计害死韩王。
“封王于关内,本就是一条断头路,除了固守边关,再无其他选择,矛头绝对不可能对准中原,哪怕两辽颓势,秦军又吃了一场败仗,仍是无法成事,偏偏韩王是个犟脾气,哪怕有野心,也只会光明正大抢夺皇位,而不会借助外力。”
听到这话时,赵思齐神色呆滞,没有再跟随华瑾先生。
华瑾先生转头看向赵思齐,“你以为王爷不知晓这些?他不过是犟脾气来了,宁愿冒死一试,也不愿顺应臣的安排罢了,并非臣有意害死王爷,而是王爷自己寻死!”
赵思齐如遭雷击,双手抱着头颅,痛苦蹲在地上。
华瑾先生叹息一声,“王爷早就为殿下安排好退路,在秦云渡带兵来关内之前,殿下就随臣去北方吧。”
......
北方草原,经过凉州一战,回鹘气势大盛,又因为韩王攻打太安城,突厥大军得以抢回牙帐。
不过皇甫天涵出人意料下了个决定,要迁都陇右,吞并西域后,建立北庭王朝,以狮子搏兔之势,扑杀大奉。
朝堂上自然有不少人劝说这位还未立国就已自称为朕的可汗三思,如今的突厥元气大伤,吞并西域少说也要三年,再想立国称帝,只怕中原趁人之危,大举起兵北上。
这些冒死谏言的人,无一例外惹来皇甫天涵雷霆震怒,被打入牢狱。
谁都没想到皇甫天涵立国之心如此执着,哪怕人人心中叹息,到底是没人敢谏言了。
经过一段时间风平浪静,皇甫天涵渐渐沉下心来,便将那些牢狱中的人放出来,并且记下名单。这些能够在自己做错事时冒死开口之人,才是未来北庭王朝的立国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