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青的这份报道于通州而言,简直就像一枚重磅炸弹,在整个城市的工商事业掀起一场渲染大波。那些原本心存侥幸的商贾,看到这份报道之后,多半已经心凉如冰,对于自己投资出去的钱,不再抱有什么幻想。
在报道上,柳青青先是借袁鹰抓捕事件,指出公债发行的疑点。既然是回报丰厚,保值保价的公债,怎么可能是用这种方式强行摊派?这与前清时的摊派捐税又有什么区别?所谓公债,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向老百姓借款的手段。一个靠捆绑与刺刀销售的公债,又哪来的信用可言,又怎么保证他能按时归还?
随后又指着正金银行通州分理处的鼻子大骂,表示自己已经了解过天津、北京等地同行,各地正金银行均无公债回购政策,可知,所谓公债回购,必为谎言。望通州父老不要上当受骗,千万不要把血汗钱投入陷阱之中。
北洋报人承袭清末遗风,胆量最宏,上至一省将军下至一县牧首,就没有他们不敢骂的。骂的声音越大,文字越犀利,自己就越出名,对方往往顾忌报人名望不敢加害,反倒要以铸有大总统头像的圆形金属物相赠。所以这些报人对于骂人向来是奋不顾身,争先恐后,只怕文辞不够狠厉,从不怕对手位高权重。唯一的忌讳,就是洋人。
要知报人之所以能肆无忌惮,背后全靠洋人护持,有租界可藏身,有洋人为屏障,那些将军牧首才不敢随意捉拿。如果得罪了洋人,就等于是得罪了自己的靠山,到时候前有敌人后无靠山,那就是死路一条。所以这些年来,不管多口无遮拦的报人,都遵循一条底线,不惹洋人。敢于破坏这条底线,真的拿洋人作为攻击目标的,下场也大多堪忧,不是报社被砸,就是自己吃了枪弹。
像是柳青青这么个弱质女流,居然公开指着洋人开骂,愧煞报界无数男儿之余,也让人忍不住担心起她的安危。日本人的心眼小,那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平素一点芝麻绿豆大的事,他们都能闹到天上。这回指着他们开骂,这帮人又怎么可能善罢甘休,有人担心着,柳记者会不会出门就被人泼油漆,或是直接挨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