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朱允炆来说,他此前一直跟在朱元璋身边,看着朱元璋处理一国政务。
老朱对于自己的接班人也没少悉心教导。
毕竟他当年培养朱标也是这么来的,朱标显然被他教得不错,要不是因为身体的原因早逝的话,大明必将迎来一位贤明的帝王。
可落在朱允炆这里,就显得有些不对了。
这里主要有两个问题。
第一,朱标当年跟着朱元璋走南闯北,那是真的见识过民间疾苦的,而朱允炆此生都未曾出过皇宫。
对于朱允炆来说,民间、宫外的所有东西,都只不过是书上描述或者别人嘴里的模样而已。
可朱允炆压根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
与此同时,朱标当年与朝中的文臣武将那可是老交情了,朱元璋那杀气四溢的暴脾气,好多次都是朱标劝下去的。
可以说,对于不少人来说朱标对于他们都是救命的恩情。
更别说朱标多次监国,对于治国一事来说早已是轻车熟路了。
可朱允炆呢,他倒是想照猫画虎的学一学朱元璋。
但他却压根没意识到。
朱元璋之所以能霸道的一句话就让文臣武将乃至藩王们,那是因为他乃是一手创立大明的洪武皇帝。
而朱允炆却被黄子澄之流教得认为文臣武将天生就应当对他这个皇帝俯首称臣。
当然了,这也跟黄子澄和齐泰两个“好老师”也有关。
这两位看似饱读诗书,可实际上却从未接触过具体的政务,嘴上倒是说的挺利索,听起来似乎头头是道。
可真实情况却是,这就是俩嘴炮党。
他们提出的各种计划、方案,看似没问题、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可真要是放到实际中用的话,是会出大事的。
就好比他们提出的“建文新政”!
想法是好的,取消酷刑、恢复古制地名、减免农业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