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埔遗梦

第十六章 自梳成风巧卖丝绸

字体:16+-

所谓自梳女就是指未婚女子把头发像已婚妇女那样盘起,以表示终身不嫁的女子,也称为姑婆,她们所住的地方就叫姑婆屋。

小兰的父母双亡,从小就被已自梳的大姑收养。她的大姑是个广绣高手,平时靠着高超的广绣技艺有着不错的收入。黄埔村内的姑婆屋起初就只有小兰大姑她们住的这一间。姑婆屋内一共住有六人,互相都是要好的姐妹,而且都是广绣技术的好手。

因为乾隆帝在广州实行一口通商,所以广丝广绸销量开始大增起来,这也带动了广州及周边地方的蚕丝业的发展,许多肥沃的稻田都变成了桑基鱼塘。而蚕丝业的发展,又使女子有了许多工作机会,不少手工业和作坊都需要大量女工。

小兰的大姑和她的几个姐妹原先在黄埔村里的作坊里做刺绣工,后来积攒下足够的钱后,几个姐妹就在黄埔村里买了一间旧屋以安身立命,而且把手工活都接到这间屋做。因为能自食其力,所以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为了不受苛严礼法的限制,为了不用被迫服从于盲婚哑嫁,所以她们几人一起相约好终身不嫁,心甘情愿地做起了自梳女。

小兰懂事后曾问过她大姑对自梳后悔过吗?大姑说她从来没后悔过,因为她就喜欢自由自在的。她从青春时期开始就对婚姻生活产生恐惧。那时候流传着一首歌谣:“鸡公仔,尾弯弯,做人心抱(媳妇)甚艰难,早早起身都话晏(迟),眼泪唔干入下间(厨房)。问过老爷(家翁)煮定(或)蒸?老爷话煮,安人(不喜欢),拍起台头闹(骂)一番,三朝打烂三条夹木棍!”因为自己可以养活自己,所以不想自己陷入那种悲惨的境况。大姑自梳后,嫁出去的姐妹都说羡慕她。其中有些嫁到穷苦人家的,说起她们在婆家受到的精神和身体上的苦楚,都眼泪直流。而有些嫁到富贵人家的,又说每天都要在妻妾争宠斗争中度过,令她们心力交瘁。所以小兰的大姑还庆幸自己自梳了,她还和小兰说了关于自梳怎样源起的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