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谁是戚科夫同志呀?”
“他在里面忙着。我帮你去叫他。老戚,老戚,又有同志来找你啦!”
“噢,噢,我就来!”戚科夫匆匆合上他的笔记本,整理了稿纸,放下老花镜,迎向忙碌的门口。
为了保证自己有足够时间可以组织与陪同前辈老同志们到农村开展精神文明巡回宣讲活动,戚科夫加快了自己工作的节奏,经常提前上班,闷头扎入自己负责的报刊堆,抓紧评审,有了一点空档,就继续梳理庭院经济中的数据、案例与实际情况,再借助工作的便利,请外刊处的同志们帮助翻查国外庭院利用的相关文章,希望能继续发掘农村庭院的“宝藏潜力”。
等候在门口的几位来人未等他走到近前,已争先恐后地相邀:“戚科夫同志,我是从青江区赶来的,想请您也组织老前辈到我们区的乡村进行宣讲与演出。这是我们领导发出的邀请书!”
“戚科夫老师,我们是嘉安区负责农村工作的。这是介绍信。我们从报纸上看到:你们在圩田乡一边促动农村经济建设,一边为广大农民开展思想教育,特别是组织老红军、老将军、老劳模、老教育家这些前辈,效果特别好,所以我们负责人叮嘱一定要请你们来。天刚亮,我们就搭头班车往这里赶了。”
“戚老师,能不能先考虑我们?我们是上海市的邻居——苏市唐镇的。我是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李先,我感觉一定要亲自来请您。您发表在报纸上的《漫话庭院经济》《商品中的轻骑兵——庭院致富工程》写得真好,所以我们专程开车来,也是想邀请您与老前辈们到唐镇为十几个村开展讲座……”
戚科夫被围拥着,想到还有三份报刊未审,匆忙回应着:“真不好意思,辛苦大家了!请容我先把工作交办一下,然后一起去接待室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