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奕心中却也明白,仅仅是这朝堂之上的百官支持,那也不过是成功了一半。
最重要的还是皇权下乡,政策能够落实到位。
惠民之政,要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了惠利,那才是真正的惠民之政。
若是老百姓没能享受到,不过是张嘴喊口号罢了。
可想要皇权下乡,并不容易。
朝堂上的掌权者要赏罚分明、恩威并施,朝堂之上的百官们要忠君爱国、体民之情、有决策力、执行力,再到大乾十三道的宣抚使、各州太守、最后到县衙等等。
这些政策的执行者,运用各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资源,通过组建对应的组织机构,采取包括了解释、实施、服务、宣传等方式,将‘大乾国家政策’本身的内容,转变为‘现实效果’,使得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
这是一个理想中的决策层对政策执行的过程。
且,要保证每一层,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也就是,每一层都能想办法来去执行大乾每一项国策。
然而,道理谁都懂,谁都会做,但像是萧奕这般给定下标准,做出定义,却很难。
这就好比又回到了前朝时期,朝廷征收赋税的方式。
直接定下一个标准,也不管各地的发展情况,总之,让你交多少赋税,你就必须完成。
而如今,若是大乾朝廷也定下一个标准,要把这个国策施行的如何如何。
从十三道的宣抚使再到各州的太守,必然是也会遵守这个标准。
可到了县衙。
怎么实施?
因为县衙才算是面对百姓们的最基层官署,上面各种各样的国策,到了县衙,是要真正去施行的。
就比如摊丁入亩,这个国策到了县衙,县丞、县尉都要遵从,然后去施行。
这就要耗费他们的心思,也要让他们去面对一个县之内的世家大族、士绅豪商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