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浒:从卖私盐开始

第一百六十二章 破局之策

字体:16+-

听到身后之人下楼结账,单庭珪赶忙起身关上了房门,然后继续给不明所以的魏定国分析利弊。

“贤弟何其迟愚!那梁山泊与我等相距六百余里,我等拢共只有三天的时间点兵聚将,十天的时间赶到济州。我自算了算,我等选点军兵,关领军器,拴束鞍马,整顿粮草,这一堆事务三天勉强足够。而行军路上按照十日计算,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晴天,我等每日至少要行军六十里!”

说着说着单庭珪自己也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突然意识到这里的问题非常大。

《孙子兵法》军争篇云:“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卷甲轻装急进,白天黑夜不休息的急行军,奔跑百里去为了率先争得制胜的军事条件,就会束缚三军主将,那么健壮的将士虽然能够先到战场,疲惫的将士必然落后,这样的话,只能有十分之一的人马能如期到达战场。

从这句兵法名言可以看出,在抛去辎重,不穿盔甲的情况下急行军,一日最多日行百里,即便这样,也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如“则擒三将军”和“其法十一而至”。

事实上这种做法当然是不可取的,古代的行军一者要携带辎重,二者要保持建制,三者还需要扎营,这三个要素不仅是必须要满足的,而且还一个比一个费时间。

携带辎重虽然可以通过征发民夫和车拉马拽进行运送,但是势必需要人手押运,这个注定是快不了的。

保持建制是为了行军期间各部军队互相保持有效联络,时刻防范敌袭,同时也是为了避免出现逃兵或者有部队走错方向。

至于扎营那就更费事了,扎营可不仅仅意味着把帐篷搭好就行,事实上扎帐篷只是扎营的最后一步。在此之前,还必须先树立起寨墙、瞭望塔,摆好鹿角,挖好壕沟,以及取水做饭,砍柴取暖,甚至深谙兵法的大将还会要求把厕所挖好,然后才能搭帐篷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