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为了减刑,狱中研发六代战机引擎

126:首届华夏军工科研大比武

字体:16+-

见孟浩再次提到人手紧缺问题。

孔良波、郑宪、宋文以及一众总装部门的将军们有些不知该如何接话茬。

刚从孟浩麾下将华夏最顶级的老中青三代科研专家给瓜分走了,又能从哪儿找到更为优秀的人才进行补充?

见众人面露难色。

孟浩乐呵呵地反问。

“我泱泱华夏,怎么可能就只有三千多的军工科研人才?”

对此。

郑宪苦笑一声。

之前的千人计划可就是他提倡并且主导的。

在全国年青一代军工科研人才中,还真就是挖出孟浩这么个妖孽天才,而其他千余年轻人杰在孟浩面前,简直就是星光与皓月的区别。

“孟总师,你这种逆天级的天才,华夏数千年也就出了一位。”

“其他勉强能达到你万一水平的人才也都被我给搜罗光了。”

“全国范围内,怕是再难挑出能入法眼的后生晚辈了。”

孟浩伸出根右手食指,轻轻左右摇动。

“郑院长,您之前的选拔都是派出科学院的院士、最次也是各高校的博导进行交叉式挑人。”

“且不说这些担任筛选人才导师的人选眼光极高,而且受个人好恶、研究方向的影响,肯定有大量人才被遗漏。”

“尤其是许多专业型人才只是精专一科或者数科军工科研项目,这种人才就极有可能在首轮选拔中就被淘汰。”

郑宪一时语塞。

孟浩判断得不错。

由于选拔导师与接受选拔的全国精英人才相比,数量实在太少。

所以在初次选拔时,则是以笔试方式,挑选数十门科研项目都能达到及格线之上的人才进行二次选拔、三次选拔乃至最后的最终选拔。

“但是,这是最公平的办法。”

“我们的人手实在有限。”

郑宪努力解释道。

“公平不等于公正。”

“如果一位精专空气动力学专业的人才,材料学却几乎一窍不通,那岂不是无法通过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