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赞周,给王卿赐座、斟茶。”
朱由检收敛心神,随后撩了撩袍袖,对王永光说道,“王卿,朕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朕却不想听,你可知为何?”
“臣不知。”
王永光一愣,不解的看向朱由检说道。
“原因很简单,朕不想让一个袁案再对国朝有过多的牵连。”
“先前锦衣卫督办的袁案,被抓走多少官员?”
“且这些人,都是袁崇焕供出来的,那没供出来的呢?”
“自朕御极登基以来,国朝每年调拨到辽前多少钱粮,又摊派了多少辽饷?”
“可从事实结果来看,平灭建虏一事,做的已经不是差强人意那般简单了!”
“在时下这种局势下,王卿觉得空缺的内阁,若是行廷推之实,又将会生出多少风波?’
“而眼下的国朝,根本就经受不住啊!”
听完,王永光沉默了,尤其是袁崇焕自裁谢罪,临终前还都承认了。
“王卿,不提这些事情了。”
朱由检摆手道,“你这个吏部尚书,面对当前国朝空缺不少官吏,心中有什么想法吗?”
“吏部这边,是否开始评选相应官员,补上那些空缺了?”
“这件事情要抓紧办理啊,不可有任何纰漏。”
一个抗税案,一个袁案,让在京官员中被搞下来一批,加之先前朝中的位置,就没补齐过。
趁着现在局势还算平定,朱由检想给国朝补充一批新鲜血液。
制衡朝堂的关键是什么,就是让合适的人,去合适的位置。
不让同一派系的官员,在某一衙署,或多个衙署独大。
“此事吏部已在议讨,不过还需要些时日。”
王永光想了想,微微欠身道,“不过陛下,真要补齐朝中所缺官位,只怕要提拔一批地方官进京。”
“那就提拔。”朱由检微微一笑道,“有王卿坐镇吏部,朕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