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英明,此事错综复查,确实不可枉下定论。”
这句话一说来,刘启就想到了,他有这么好心?后面肯定是没憋着好屁。
果不其然。
“不过,老臣心想,此事必然与匈奴有关,是不是他们已经知道,太子练兵,正要与匈奴对战之事。”
“如此,匈奴便心生怒怨,犯下如此弥天之罪。所以,归结根本,还是匈奴与大庆的关系未稳。”
听到这,刘启的心中已经开始暗骂了。
你个老王八犊子,可真是够能扯的啊。
眼见刺客一案,无法给自己定罪了,就立马转到了匈奴的事件上,简直就是无赖!
“方才早朝之初,陛下也都听到了,我朝内忧不断,外部势力也不稳定。”
“此一时彼一时,现下我朝要与之匈奴交恶,就决然不是明智之举。”
“不仅会加重我朝国库财力负担,更是会给到虎视眈眈的敌国可趁之机。”
“届时,因为一个小小的匈奴,恐会将我大庆,推至于万难之境!”
随着杨文渊慷慨激昂的言辞,身后的狗腿子连连点头,就好像他说的都是真理似的。
待他话音刚落,众臣蜂拥而出。
“臣等附议杨大人之所想!”
“陛下,杨大人所言有理啊!”
庆帝半眯着双眼,沉思了片刻。
“杨爱卿,那你的意思是?”
杨文渊双手一合,向着皇上微微行礼。
“鉴于目下的状况,老臣建议,应当立即停止与匈奴之间的交恶,取消太子出兵匈奴的计划。”
“另,为彰显我国之诚意,应当特派太子,携重金及物资若干,远赴匈奴与之进行讲和。”
“如此,方可保我大庆之安定。待我朝内忧之患消除,与旁国之间关系稍缓,其他之事,再行图之。”
要是可以的话,刘启真想此时冲上前去,薅住杨文渊的头发,当当给他一顿炮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