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南:中国考古探秘纪实文学丛书(全11册)

千古学案: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密记 序 章千年梦寻

字体:16+-

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夏,关东大地一场暴雨刚过,河东郡汾阴县脽上后土祠巫锦,忽然发现祠堂旁原有的一条小路上有个地方呈钩状陷了下去。出于好奇,锦拿了一把锄头照下陷的地方挖掘起来,想不到那锄头一落入泥坑,便砰然发出金属撞击的声响。锦先是一惊,继而想到莫非这地下有什么秘藏的宝贝?想到此处,一股热血涌入头顶,索性甩开膀子挖了下去。只一会儿工夫,坑中露出了一件长方形的金属铸造物。“果然有宝贝。”锦惊喜交加,更加起劲地挖掘起来。随着泥坑的不断加深扩大,整个铸造物的原形全面暴露——这是一件看上去极其古老的青铜大鼎,此鼎硕大异常,器腹如城墙般雄壮,整个造型厚重典雅、威严肃穆,周身透出咄咄逼人的恢弘气势。见到此器,锦在一阵狂喜之后,又蓦地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必须立即报告官府,否则,说不定会引来什么意想不到的横祸。

当地官吏闻讯,觉得此事颇为新奇,便跟着锦前来现场察看,果然看见一硕大青铜鼎静卧于泥坑之中。这地方官吏从未见过有如此精美、庞大的青铜鼎,隐约感到了什么,便决定派人飞马驰报河东郡太守。河东太守闻听此报,先是大惊,接着半信半疑地亲自带人前来观察。这河东太守本是儒生出身,对古物颇有钻研,一见大鼎便两眼放光,惊叹不已。待反复验看之后,嘴角露出了一丝外人难以察觉的微笑。

河东太守心中明白,鼎作为祭祀等用的礼器,在商周时期常被奴隶主贵族用来“别上下,明贵贱”,鼎是一种按照大小轻重来划分统治者权力、身份、等级的标志性器物,传言得重鼎者得天下,故才有了“问鼎中原”等成语。五年前,不可一世的汉武帝于汾水河畔得一大鼎,认为是天降吉兆,将鼎迎于长安后,接连摆宴庆贺五日,并大赦天下,不久又将年号改为元鼎元年,以示对这次得鼎事件的纪念。那得鼎、迎鼎和送鼎甚至是以鼎为由头在皇帝面前拍马溜须者,自然是升官发财,各有所得,朝廷内外皆大欢喜。有了这个先例,河东太守不敢怠慢,除命当地官吏对此鼎严加看护外,立即回府写就奏章呈报汉武帝。汉武帝闻听汾阴又出一重鼎,龙心大悦,认为苍天又一次授意,福星高照,在证实确切无误后,便立即下诏,将鼎掘出,由河东太守亲自护送到京都长安设祠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