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断代工程设置“西周金文历谱”这一专题,意在以西周青铜器的类型学为基础,以上述所开列的七个支点为框架,通过西周晚期66条年、月纪时词语和日干支确定的文献与金文材料,排出西周金文历谱,以验证西周每个王年的时代。这一专题由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陈久金具体负责。
陈久金,1939年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较为富裕的农民家庭,自小对天文颇感兴趣,上小学期间,除了应付学校规定的必修课之外,经常买些天文方面的课外读物来学习。当他到苏州读高中时,学校隔壁有一座孔庙,庙里有一块很醒目的石刻,石刻上载有一幅神秘的天文地理分野的星象图。就是这块石刻,使陈久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每有空闲必驻足此前观望和思考。他很想弄清这幅图的真正意义,但就当时一个中学生的知识显然是无能为力的。而对这幅神秘的星象图,越是不能得以顺利诠释,越使他对天文这门学科感到迷恋。渐渐地,他决定今后要走天文研究的路,以解开这幅神秘石刻的星象图和心中积存的更多的天文星象秘密。在这种思想和志向的指引下,他于1959年顺利考入南京大学天文系,自此开始了人生事业的第一步。
1964年,大学毕业的陈久金走进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开始了职业天文学史研究的生涯。不过,生不逢时的他来到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后,椅子尚未坐热就卷入到一个又一个的政治运动中不能自拔,紧接着史无前例的“**”爆发,他这个出身不好的一介书生,自然作为“革命”的对象被打入另册进行政治改造。就在这个大混乱、大动**的非常时期,陈久金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偷偷翻一翻他所挚爱的、劫后残存的一点天文书籍和资料。到了“**”后期的1973年,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中国知识分子的境遇有所好转。恰在此时,考古工作者在山东银雀山和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分别发掘出土了西汉元光竹简历书和帛书《五星占》。由于这些出土文献的研究工作非相关的专家学者不能胜任,文物部门便找到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希望所里指派几个懂天文历法的人做一下专门研究。当时的陈久金正闲得无聊,对此事颇感兴趣,便主动请求接手了这项任务。经过对元光历谱和帛书《五星占》的研究,他先后写出了汉初历法的初探、再探和有关岁星纪年研究的几篇论文。由于文中首次提供了与所有现存汉初月、日、干支文献记载完全相合的历谱,并且从理论上找到了推算的依据,故论文发表后引起了较大反响,被史学界广泛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