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南:中国考古探秘纪实文学丛书(全11册)

楚都沦陷

字体:16+-

阖闾听了伍子胥的劝说,于公元前512年,正式设坛拜孙武为将军。不久,又组成一支意在伐楚的远征军,由伍子胥任上将总司令,伯嚭任上将副总司令,孙武任上将参谋长,公子夫概为中将副参谋长兼先锋官。远征军除后勤供给人员外,暂辖三个集团军,每个军总兵力在一万五千人左右。

勋阖壮武。屈原《天问》插图,明·萧云从作。

原文:勋阖梦生,少离散亡。何壮武历,能流厥严?

注释:阖闾大败楚国,武功可称雄于世。现代诗词专家闻一多曾说:“言阖庐少时流亡在外,何以及壮而勇武猛厉,威名大播于世也。”

在伐楚前的高级军事会议上,针对阖闾和子胥等人急于求成的思想及准备在短时间内大举发兵攻楚的战略方针,孙武根椐吴国的实际情况和国际局势,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发表了与其相左的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民劳,未可,待之”的理论,要求以阖闾为首的中央政治集团沉着冷静,等待时机,以图后举。

按照孙武的说法,这个以图后举并不是消极地守株待兔,也不是消极地等待敌人出现破绽,而是积极运用谋略,主动创造条件,完成敌我优劣态势的转换。对此,孙武曾明确告诉阖闾和子胥:“大凡行兵之法,先除内患,然后方可外征,也就是说攘外必先安内,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大到国家如此,小到一家一户也是这样。如有几个地痞流氓到你家闹事,此时你正和婆姨棍子或条帚疙瘩地在家中转圈地抡,还如何能应付外来之流氓?就吴国目前的形势论,前吴王僚的两个弟弟仍统兵在外,并暗怀抱怨之心,如果要进攻楚国,这两个家伙不除,无疑是极大的后患。故以我之意,先除其二人,再兴兵伐楚。”

对于孙武提到的二人,无论是阖闾还是子胥都记忆犹新。此二人分别名为掩余、烛庸,为前吴王僚的同母胞弟。当王僚在那场轰轰烈烈的反革命政变中遇刺身亡之时,掩余、烛庸正率兵在外征战。这二人闻听家中发生变故,深知自己并不是阖闾的人,若冒然回国必遭杀戳,在有家难回的困境中,被迫另谋出路。其中掩余率部投奔徐国,而烛庸则率嫡系部队投奔钟吾国。因徐和钟吾都是楚的属国,对二人来投,自是接纳。这二人在异国他乡稳住阵脚后,开始积蓄力量,伺机而动,准备以护法救国、为民除害为号召,发动一场特大型的恐怖活动,推翻阖闾的反革命政权,重新恢复在诸侯联盟宪章和吴国宪法规定和保护下的国家政权机构,以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等。面对二人的雄心壮志,阖闾、子胥等人早有介备,这次经孙武提示,子胥觉得确实需要列入战争的议事议程了,遂立即让秘书班子起草了一份文稿送交上去。阖闾看罢,表示同意孙武的看法,并对子胥说道:“此事是该有个了结了,徐与钟吾都不过是个巴掌大的山地小国,跟我们大吴国比起来,真如同老鼠比大像,黄犬比骆驼,虱子比肥猪。你们外交部派个参赞带几个人去索要这两个恐怖分子,我看他们不敢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