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南:中国考古探秘纪实文学丛书(全11册)

骗局的十大疑点

字体:16+-

张祖武的这份事实俱清的材料,很快在《光明日报》等报刊登载出来,使张敬轩、吕效祖等作伪者的身世被进一步戳穿,伪装的化皮被层层揭开。为尽快全面揭穿这一欺世盗名的世纪骗局,孙子兵法研究会的吴如嵩、吴九龙、于汝波、黄朴民、罗澍伟等专家,就在张祖武披露张家身世材料的同时,再度联合起来,针对已公布的《孙子兵法》八十二篇部分抄本,从各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考辨,并越来越清楚地证明此书是漏洞百出的假冒伪劣产品。其破绽可总结以下十点:

一、来历不明。诸如收藏者的确切家世问题,这批“竹简”的“漆书”和编纶方法问题,残存的二十七枚“竹简”缘何至今不肯面世问题,等等。

二、内容乖戾。即使如有人所言,抄本“《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晚于银雀山简本《孙子》,却早于今本《孙子兵法》;今本《孙子兵法》是刘歆以后某人或曹操的定本。那么,何以抄自“汉简”的“《孙武兵法》八十二篇”中,竟出现了唐宋以后才出现的传说?何以使用了许多唐宋以后才使用的字体?何以有的字不但冷僻,而且出现了用法上的错误。所谓“以阴纪年”,和“女娲补天”(即一个月原为二十八天,后经女娲提出,每二十四年加一个月)更属无稽之淡。而且“抄本”内容故做玄深,陈述时语无伦次,全不似先秦诸子之书的严谨与简洁。

三、与先秦著作体例不合。抄本称孙武所撰兵法第八十二篇为《预示》,其文云:“修成兵法八十有一篇,图九卷,以名命简,定名孙武兵法。”先秦古籍无著作者自题书名的例子。《史记·孙吴列传》中,《孙子兵法》只被称为“十三篇”三字。银雀山汉简、大通上孙家寨汉简亦皆只称“十三扁(篇)”,印证了《史记》。晚到汉代司马迁所著《史记》也非自题书名。《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太史公百三十篇”,就是其证。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曰:“史公所著百三十篇,后世谓之《史记》,《史记》非史公所自名也。”又曰:“史公原书,本有小题而无大题。”史公者,司马迁。小题,篇章名。大题,即今之书名。近年出土简册也证实,先秦及汉代著作无书名。《孙子兵法》书名是后人拟定的,非自题书名。故所谓《孙武兵法》明显作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