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第一国师

第70章 当先生了

字体:16+-

于嘉坐在窗边,拿着笔,看着天边的皓月。

这个时代,识字就是死记硬背。

原主的记忆中,老木匠为了省下买纸的钱,特地给原主制作过一个沙盒,他每天从私塾下学后,老木匠,就让他用木棍在沙盒里一遍一遍地写。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种方法固然有效,可要说两天时间,让刚启蒙的孩子记住三字经,这招就显得有些乏力了。

早在县府书房,江平说出这次的难题时,于嘉便想好了对策。

那就是拼音!

先让孩子们记住拼音,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拼读三字经,而不是你读一句他读一句,那样,孩子们的印象会比死记硬背深的很多。

刚开始,于嘉还担心,两天时间能不能记住拼音,可后来仔细一分析,这招可行。

这个时代的孩童,尤其是家穷上不起私塾的,都特别期待能抱上书本,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自然会百倍的珍惜,会更加用功。

再仔细算一下,时间也够。

记得小的时候,一年级语文课,拼音应该讲三周左右,期间,还会夹杂一些别的课,算来算去,拼音也就十三四个学时。

如果不出什么差错,想必一天时间,差不多就能让那些孩子将拼音全记下来,并且,能正常地拼读文章。

说干就干!

于嘉将几张纸拼起来,用浆糊粘成一张A1大小的纸,二十六个字母,声母韵母,音标等都抄了下来,并且,还加了一些画。

例如,“e”的旁边画一只鹅,“y”就画一个小树杈。

月上三竿,满新雨进入了梦乡,夕阳里四个作坊暗了下来,于嘉才放下笔,伸了个懒腰。

他用了三个时辰,画出了拼音全图,还抄写了一遍三字经,一千一百四十五个字,全部注上了音标。

又准备了三贯钱、一把戒尺、十几个钱袋后,才脱下衣服躺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