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后记

字体:16+-

书第一次出版后,记者问我为什么选择这个题材,我回答说退居二线休息,时间比较充裕,心里有了一种冲动,想把中国工业大撤退的风云轨迹写出来,把爱国精神流传下去。这个回答虽然发了稿,我知道记者不满意,我理解有两层含义,一来询问风雨同舟的统战题材,写好很难,历史故事不好把握!二来这方面资料浩如烟海,按什么路径寻找,资料拿在手里如何甄别取裁,不下番苦功夫,轻而易举写在纸上,变成白纸黑字是不行的!所以再版写篇后记。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我还没出世,父亲受到极左路线迫害,失去了他视为比生命还宝贵的党籍,在乡下劳动改造。母亲受其牵连,被“劝其退党”。带着我们弟兄姊妹住在沙河镇,这是个被三峡工程淹在水下的一座小县城。父亲偶尔回家看看,有空就带我从沙河镇到万县市,十有九次都要上一位姓范的民族资本家家去,我称呼他为范叔叔。范家是一个独栋洋楼小院,比现在称为独栋的别墅小区还要讲究,这在小小的万县市非常少有,也可以说独无仅有。解放后他把小院一部分房屋交房管局出租,一部分自己居住。租房子的客户中有一位是万县市副市长,民建万县市委负责人,姓陈。范陈两家关系融洽,彼此天天往来,也很亲密。范叔叔每月有大一笔“定息”收入,据说比万县地委书记的工资还多,每天看看报,听听京戏,做做家务,日子过得悠闲。屋内黄杨木家具,漆得光亮,沙发是牛皮的,爱干净,爱整洁,木地板每天擦得一尘不染,床单像刚刚洗过的一样,铺盖毛毯折叠方方正正,有棱有角。陈副市长由于有过右倾言论,虽没带右派帽子,长期闲置,在家养病,手里的事不是很多。他两对父亲的态度和我见到的所有人都不一样,十分热情,谈话敞亮。父亲那时精神上很敏感,对外基本停止交往,耽心有理说不清。但对范陈两家,却是例外,去了安然入睡,有饭就吃,谈话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为此,范叔和送给父亲十六个字:“召之即来,来之能睡,睡醒能吃,吃饱能说”。范陈两人特行独立,朋友不趋炎势利,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