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纯的少女

解读玉清

字体:16+-

周晓波

玉清最早引起我注意是因他的《小百合》。记得那是八十年代后期,儿童文学界正处于热热闹闹的探索期,各种新潮艺术表现手法的争相演绎令人眼花缭乱。然而,《小百合》却以它清丽纯净的风格,单纯细腻地表现青春期少年真切的心理状态而令人赏心悦目。由此,我便开始关注起他的作品来,玉清似乎也从此便和青春小说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风景》、《哦,傻样儿》等一批颇受少年读者青睐的青春小说的出现,玉清——这一略带女性玉洁冰清色彩的清丽名字似乎也就成了玉清小说艺术风格的代言词。提到青春小说,人们必然会想到玉清的少年小说;而提到玉清,人们也必然会把他与青春小说联系在一起。以致于他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也便理所当然地取名为《青春风景》(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8版)。

玉清是一位颇为坚持自己创作风格的作家。他始终如一地把表现优雅的“青春风景”,尤其是师范生的独特风景作为自己主攻的领域,而在叙写中又主要把关注视点放在对少年人青春期心理与情感的微妙变化的表现上,他十分善于抓住少年生命中朦胧而颇有意味的隐秘心理和反常举动,通过审美上的透视、聚焦、组合来凸现青春期生命的本质。这几乎成了玉清小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从最初的《小百合》(《少年文艺》1988年第3期),到后来的《风景》(《儿童文学》1990年第12期)、《哦,傻样儿》(《少年文艺》1991年第2期)、《红泳衣》(《红泳衣》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10版),以及近期的《误伤》(《儿童文学》1997年第10期)、《握别》(《儿童文学》1998年第11期)等等都是清一色的描写师范生的生存状态,特别是青春期的微妙心理,也难怪人们会把玉清和“青春小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应该说玉清初期的小说带有一定的自体验性,那时候的玉清正在师范读书,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和“一种心灵深处的精神需求”而开始尝试写小说,尽管还“不知道作品该怎样写”,但对师范生活的熟悉和对身边同龄人的熟悉,以及切身的心灵感受,使他能十分自然地、行云流水般地去表现少男少女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真实的心理状态。那种纯净和美丽让人心动,那种朦朦胧胧的感觉让人体验到少男少女**的青春诗意。可以说《小百合》正是以这份纯朴的美和真实细腻的心理刻划而获得成功的。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