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当下去动察举制是极不合时机的。
众所周知,改革就要流血,但赵启还没有拥有足够的权利去让对方流血,更不要说科举制是在直接挑衅世家大族乃至朝廷各级官员。
不过赵启为了收陈玄默和荀绾两人之心,就说了出来,也成了君臣之间一种共同的理想。
这个世界,每个人所求皆有不同。
像王基方源之流,对于权柄看得极轻,一者喜欢女人钱财,一者喜欢逍遥放浪。
陈玄默荀绾这样的人就与之截然相反,不过赵启不知道他们是否贪念权柄,但他可以确定这两人都是属于对自我人生有高度追求的人。
他们的理想在朝堂,在大昭,在天下,那怕是流血牺牲也甘愿为之奋斗。
故而,在听到科举制对朝廷有大利之后,他们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家族,反而是在想应该如何以科举代察觉。
亦震惊于才十一岁的皇帝陛下,竟能侃侃说出这等利国利民的国策。
就凭此,也足以令他们两人为之献出一生。
“陛下,原来是陛下,”
桓浩震惊失色,朝赵启伏首拜下,“陛下所思所虑无不为天下生民着想,这科举制一经实施,将会为我带来无数人才,甚至可以吸引燕越两国寒门学子迁徙进入我朝。”
赵启瞧着桓浩激动的模样就知道这老贼秃根本就是装的,不过他能听陈玄默讲一遍科举制就能思虑到燕越两国,
倒是让赵启颇感惊讶,桓浩在他的认知中,康帝在时所献的诸般策略,无不给难民带来沉重的负担。
现在居然还能理解寒门,理解燕越两国底层民众没有上升通道。
“如此说来,侯爷也认为这科举制应该实施了?”
“应该,”桓浩毫不犹豫,他在宫中待了几十年,还在先帝的旁边跟着治国,这些东西他听后就能明白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