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往往是伴随着大旱一起而来的。
孟家的一百二十顷良田,自然也和铜人原上的其它乡民们一样,颗粒无收。
乡民们整天早出晚归,想尽各种办法,在关中平原上四处捕捉蝗虫。
再运往万年县衙设置的收购点,换取钱帛,购买可以充饥的粮食。
其先,橡子豆腐和椒盐蝗虫,只要六文钱一斗,相互参半,供应充足。伴随着蝗虫和橡子的数量越来越少,灾民们终于还是到了食不果腹的境地。
好在朝廷的转运司,已从关外陆续调运若干粮草进了长安城内。
虽然杯水车薪,仍然难于平抑日益增高的粮价,却因此而使很多人保住了性命。
朝廷的粥场仍在艰难的维持,采购橡子的队伍,也已深入到终南山腹地百余里。
孟家庄上下,在孟凡洞查先机的情况下,衣食无忧,安然度过了整个秋季。
在此期间,灞城酒楼虽然没办法开张,可孟凡也没闲着。
他见豆腐在大唐如此广收欢迎,决定在豆制品的制作上,作足功夫,开发出一系列新的品种,以巩固自己豆腐发明者的地位。
他知道,即使保密工作做得再好,早晚有一天,豆腐的制作工艺,也最终会被他人攻破或者盗取。到那时,自己的豆制品矩阵,就会是又一个坚不可催的壁垒。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他矢志要在餐饮行业,成为名实其实的霸主。
因此,他很快又开发出了豆腐干,豆腐皮,豆腐泡,腐竹等一系列新的食材。
当福菊从长安城回来,见到这些食材的时候,简直惊掉了下巴。
他们又利用歇业的这段时间,在灞城的酒楼里,开设了厨艺培训班。
在孟家庄及铜人乡,乃至整个灞城镇,招收了一批背景清白的弟子,进入一刀流。
由孟凡手把手交给福菊更多的菜式,再由福菊教给这些新招收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