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行合一王阳明(全五册)

雷霆扫穴

字体:16+-

断藤峡原名为大藤峡,位于广西桂平境内浔江两岸,注意,是江的两岸。两岸之间有一条粗藤,身手敏捷的人可以攀附着这条大藤来回两岸。浔江两岸高山夹峙,山势巍峨,犬牙交错,尤以大藤两岸附近的地势最为险峻恶劣,是为大藤峡。

明帝国第七任帝朱祁钰(景泰帝)在位时,此处发生了以侯大苟为首的大规模瑶族叛乱。他们把大藤峡当作基地,并建立数个寨子(军事据点)巩固基地。由于此地易守难攻,所以政府焦头烂额。大藤峡叛乱的同时,八寨(广西红水河南岸的思吉、周安、剥丁、古卯、罗墨、古钵、古蓬、都者等八个寨堡)也凑热闹般地和政府势不两立,一时之间,广西境内烽烟四起,民不聊生。

1465年农历十一月,中央政府派官员韩雍到大藤峡剿匪。韩雍文武双全,带领十万人马进入广西,以秋风扫落叶的气势一鼓**平大藤峡匪患,当他视察胜利战场时发现了那根藤,他认为这根藤是不祥之物,于是命人砍断,改“大藤峡”为“断藤峡”。接着又扫灭了八寨之贼,凯旋而归。

韩雍离开广西时,曾向中央政府建议说:“瑶人的性情,最不喜欢面见官吏,最鄙视官吏。如果还像从前那样以流官镇抚其地,肯定还会产生动乱。我以为应该用当地有影响力的少数民族首领作为他们的父母官,不必去改变他们的风俗习惯,也不必用我们的伦理去要求他们,让他们自治,只要不闹事,制度是可以改变的。”

韩雍的建议得到中央政府的认可和执行,因韩雍的政策,断藤峡安静了四十多年。韩雍提出的政策的确有优点:减少了政府官员对当地瑶人的欺压,让瑶人自己治理自己,充分尊重了他们的权利。这是一种变相的民主。但也有显著的缺点:由于管理者本身就是瑶人,同宗同族的原因,他会在很多地方偏袒本民族的人,律例不能很好地执行,自然而然地就养出了一群刁民。这群刁民不务正业,靠着政府对他们管理上的松懈就做起了盗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