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翻蔡澜先生的微博,被一条热门问答逗笑:
网友问:“如何走出舒适圈?”
蔡澜先生反问:“为何?”
如果有一个人说自己“要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我们大概不会感到诧异。
这句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来,就像“努力努力再努力”一样成了一句自我勉励的口号,满满的正能量。
“走出舒适圈”,这五个字在字面上给我们一种突破的快感—脱离循规蹈矩,不再原地踏步,仿佛进入了新的人生境界。
但是仔细琢磨一下,又觉得好像哪里有些不对……
既然舒适,为什么要走出来呢?难道人生的目标在于不断自虐,不断给自己添堵?
我在朋友圈和读者讨论,众说纷纭,各自有理又模模糊糊,这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到底要如何理解“舒适圈”?走出舒适圈之后该去哪儿?
教育学里的“舒适圈理论”是指:
“人长久待在舒服的环境下,会因为生活安逸而不想动脑筋;但若把人带到比较险恶的环境,人经历了挑战和痛苦之后,反而会变得成熟。”
我反复读了好几遍,惊喜地发现,这句话像极了高中语文课文里的“中心思想概括”:武断、极端、牺牲了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且不符合常理—
如果可以一直生活安逸,谁愿意到险恶的环境中去?如果可以一直舒服,为什么要经历痛苦?
与很多读者交流过之后,我试图去解释那种“有福不享”的矛盾态度:
身边这样的人太多了。
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姐姐回家乡过年时和大家闲聊,她高中有个同学是军医,毕业后分配到某军区疗养院,工作两三年,存了几十万,单位分了房子,一年有几十天带薪休假,一星期只接待不超过十个病人,工作压力并不大。
二十六七岁,生活压力不大,工作体面,大家都十分羡慕,这个军医今年却打算辞职考研,以后去地方医院工作。大家劝他不要想不开,这样的生活哪里去找,但他吐槽自己是劳碌命,太悠闲了没什么干劲儿,想要尝试一下其他领域的工作,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