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锦绣天唐

六、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

字体:16+-

唐代中期又出现了一大批诗文巨匠,其中有一位大文学家名叫韩愈(763—824),他在唐朝乃至中国古代文坛中的地位都是很高的。他提倡用西汉以前的文体写文章,反对当时流行的文体,当时沿袭南北朝时期的骈文体,讲究声律、对偶、用典,追求文辞的华美,但往往空洞无物,经常为了文体的工整,而改变要表达的意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和见解。

从隋朝时期就有人提出批评,反对用这种文体和文风。因为韩愈所提出的西汉文体距离中唐已经八百余年,所以人们把西汉时候的文体称为古文,把当时的文体称为近体文。韩愈顺应时代要求提倡的古文写法,很快得到了当时文人的支持,形成了一场规模壮阔的文化运动,后人称它为古文运动。韩愈是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又常常以昌黎(今辽宁义县一带)韩氏自称,所以人们尊称他为“韩昌黎”。他主张写文章要有创造性,完全写出自己的见解,不模仿前人一言一句,宁可精,不可滥。他所倡导的古文,实际上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散文体。韩愈作文,十分重视用词造句的恰当和流畅,要求做到文从字顺,与当时的文体背道而驰。

他用新散文体先后写出了三百多篇政论、书信、传记、序言和墓志。这些文章都具有高度的文学艺术技巧,从形式到内容都洋溢着全新的精神面貌。他的散文大多气势磅礴,情感充沛,文字精练,语言生动。其中有很多文章、警句在民间广泛流传,直到现在还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例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等,这些寓意深刻的经典话语,到今天还常常被人们引用在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