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三年阴历四月,上海滩这几天阴雨连绵。细密的雨水不停不休地,弥布于洋楼弄堂的街街角角。沉闷潮湿的空气就像是湿漉的棉被一样,裹在每个人的身上。而持久的阴雨又像是在散播着毛絮一般,一不留神就被吸入,而后就是从喉管到心脏的堵塞,让人说不出的憋塞压抑。
贫民的棚户房外已是泥烂不堪,而仅仅一墙之隔的租界里,除了那些光鲜的洋楼外,普通人家的居所也差不了多少。“出门两脚泥,居家水透墙”,这几乎是当时在这种天里,大清子民于上海居所里生活的写照了。
法租界的老弄堂是租界的原住区,其建筑的残旧与正在渐次而起的小洋楼呈鲜明对照。旧与新,陈腐与先进,老模样与洋潮流,都在租界的方寸之中碰撞着。
而外面的中华大地,正在经历着一场亘古未有的激烈碰撞,但也如新旧交替的规则一般,难以一蹴而就。
但在一处弄堂的尽头,有间破旧的小木楼,这里似乎是被外面世界遗忘的角落般阴幽,没有丝毫生气。哪怕是已到了晚饭时间,也没有一丝炊烟升起。
这时一阵咚咚的砸门声打破了所有的沉寂,这阵急促的敲门声响了好久,可是木楼里就是没动静。这时就听一个女人的声音叫道:“秦先生在哇?秦先生在哇……”
接连叫了几声还是没有任何反应,这女人急了,索性打着油纸伞退后两步,冲着木楼上叫开了。
“侬唔好这样吧?来一次勿出声,来一次勿出声,侬要躲到啥时节?初头我那能介笨啦!看侬也是斯斯文文,还有探长介绍,才好让侬搬进来的呀!侬倒好,当房子白住的哈?一来讨租末宁,再试一趟,还是末宁,伊讲这是啥事体啊?吾勿是不通情理的人,住房交租,天经地义哇!侬倒好,成天辰光不见人!阿拉触霉头,遇上这事体当我碰到赤佬了,但欠下的租总是要给的伐?吾行让屋头的亚叔阿哥阿姐侪来评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