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救世主》是弗兰克·赫伯特受到误解最多的一本小说。其中的原因和这位著名作家本人一样迷人而复杂。
在一九六九年作为《沙丘》的第一本续作出版之前,《沙丘救世主》一直在科幻杂志《银河》上分期刊载。连载的《沙丘救世主》被讽刺杂志《国家讽刺》评为“年度失望之作”。这个故事早就被《模拟》杂志[1]的编辑约翰·坎贝尔拒绝了,他和那些讽刺文章作者一样,喜欢《沙丘》庄重宏伟、英雄传奇的方面,而不喜欢续作中与之相反的成分。他说他的读者想要看到英雄成就伟业的故事,而不想看到故事的主人公有着不为人知的严重缺陷。
批评者们不明白《沙丘救世主》是一部桥梁式的作品,联结了《沙丘》与三部曲中当时尚未完成的第三本。为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沙丘救世主》颠覆了此前精心写就的保罗·穆阿迪布的英雄神话,并揭示了在《沙丘》中被渲染得十分荣耀辉煌的“救世主传说”现象的黑暗面。许多读者不想要那样黑暗的现实成分,尤其是在作者已经“杀死”了《沙丘》中读者们最喜欢的两个角色——厄崔迪家族忠诚的剑术大师邓肯·艾达荷[2]和理想主义的行星生态学家列特凯恩斯——之后,不忍再看到他们心爱的、所拥护的“神赐之子”陨落。
但读者们忽视了弗兰克·赫伯特在行文中留下的重要线索。在《沙丘》中,当列特-凯恩斯躺在沙漠中奄奄一息时,他的记忆尽头出现了父亲帕多特多年前说过的话:“不要让你的人民落进某个英雄的手里,再没有比这更可怕的灾难了。”在接近小说尾声的地方,一处预示性的铭文中,伊勒琅公主从多个角度,甚至用时而相互矛盾的词语将获胜的穆阿迪布描述为“既是光明磊落的武士,又是神秘莫测的先知;既是阴险冷酷的魔王,又是悲天悯人的圣徒;既是老谋深算的狐狸,又是天真单纯的少年;既有骑士风范,又残忍无情;他还不是神,却又不仅仅是人”。在《沙丘》的附录中,弗兰克·赫伯特写道,沙丘星“被一位英雄搅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