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选择自立魏公。
将魏地作为自己的封地。
不是没有道理的。
历史上的曹操称魏王。
是以冀州的魏郡为封地的。
现在冀州全境落入苏烈之手。
曹操的封地自然不可能是魏郡。
而是位于冀、兖、豫三州交界之处的魏县。
魏县在此之前叫做昌意城。
相传在三皇五帝时期。
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封地。
到了秦朝,改名为棘蒲县。
便是魏县的前身了。
曹操选择把这里作为象征意义上的封地。
实则是看中了这里的地理位置。
三州交界,地形复杂。
是扼守冀州等北方数州南下的门户要地。
要知道苏烈的势力地盘。
虽然遍布南、北、中三个方向。
但除了帝都洛阳之外。
最重要的还是北方。
冀州地域辽阔、人口充实。
是黄河流域当之无愧的经济、文化中心。
并州民风彪悍,盛产精兵。
是补充兵源的不选之选。
幽州虽然在经济条件上略有逊色。
但幽州却是优良战马的第一产地。
后世的北宋、南宋打不过辽与金。
除了自身的问题之外。
最大的因素便是丢失了幽云十六州。
不但失去了重要的军事要塞。
更失去了可以养马之地。
当然打不过在马背上成长起来的辽与金了。
换到眼前。
情况比后世的两宋更为严峻。
苏烈以富庶的冀州产出粮饷。
用并州养兵。
以幽州养马。
再加上更北边的漠州等地。
一边促进民族大融合。
一边把异族人的彪悍之气注入到苏家军将士当中。
久而久之。
就能形成一套立体、多维的体系。
实现自收自支、部队自由。
到时候。
北方几个大州的苏家军便可策马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