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遭遇激情

此行不为妒鱼脍

字体:16+-

―回乡散记

此行不为妒鱼脍

自爱名山入刻中

李白

火车过了绍兴以后,上下旅客的口中浙东乡音愈来愈浓了。我喜欢这种话音,糯答答,带点鼻音的尾腔。就像舞台上越剧演员的对白。这种话音唤起我心灵深处莫名的亲切感。母亲全无了倦意,熟稳地与陌生客攀叙家常。

“你们到毫噶地方去呀?”

“余姚云楼乡,扫墓去。老同志你呢?”

“也是扫墓,嗓县刻北乡过村,上虞下车,再换汽车。”车窗外泻进流金般的阳光,填平了母亲眼角密密匝匝的沟壑,双鬓的银丝耀眼地飘拂着,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近几日天气却格外晴朗,母亲仍坚定地保持老布尔什维克的无神论,不相信有什么神灵的护佑。母亲六岁离乡到杭城读书,如今已过古稀之年,可算得上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了,鬓发虽未尽衰却也是花白,然而乡音怎会愈来愈重?这真是个奇怪的现象。小时候我记得母亲口音全无浙东味,操的是那种混着苏北腔的普通话,每个字吐出来都是扁扁的,不带翘舌和鼻音的。抗战时期以及后来的三年解放战争,母亲是在苏北根据地有声有色地度过的,那是母亲最青春最辉煌的年代。曾经有个时期,那种带苏北腔的普通话是很时髦的,是作为一种光荣经历的象征的。“**”以后特别是离休以后,母亲操的“官话”渐渐整脚起来,常常会冒出几个正宗的嗓县方言词汇,譬如“毫噶地方(什么地方)”、“社活(如果)”、“边沿头(旁边)”等等。丢失多年的乡音竟会在晚年的记忆中复苏,这也许是人之常情吧?早些年外公外婆先后过世时,母亲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回乡送葬,近两年,母亲对镜常常自叹老矣,平常稍有疼痛便疑神疑鬼起来,于是下决心趁腿脚尚灵便返乡祭扫双亲坟家,了却一片为人子女的孝心。